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汇聚合力促冬种,服务一线保丰收
冬种粮食是筑牢明年粮食生产的基础,广东省作为全国重要的保丰冬种蔬菜生产基地,北运菜、轻骑兵马铃薯、广东甘薯、农技反季节瓜果等冬季种植的服务作物,已经成为农业增效、汇聚合力农民增收的促冬重要途径。
目前,种服广东冬种蔬菜正迎来上市期。为提高农技服务“轻骑兵”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组织支农服务下乡,动员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和广大农户积极开展冬种生产。11月30日-12月1日,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汕尾市农业农村局在陆丰联合主办“全省冬种生产技术创新暨轻骑兵服务能力提升培训”,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把培训课设在田间地头。
全省冬种生产技术创新暨轻骑兵服务能力提升培训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 海洋与渔业杂志周礼雄 摄
水肥一体化助力
撂荒地长出“金疙瘩”
汕尾地处粤东沿海,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优越,非常适宜甘薯种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其中,陆丰市作为全国知名的“甘薯县”,甘薯种植面积约20万亩,是广东省最大的甘薯生产基地。
陆丰市通过种植甘薯实现复耕的撂荒地约2万亩。
秋冬时节,走进广东汕尾陆丰市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秋收冬种的人田两忙喜人景象。陆丰市碣石镇的田野上,伴随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一垄垄甘薯破土而出,体态饱满,煞是喜人。村民们忙着分拣、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别小瞧这小小的番薯,这可是我们地里长出来的‘金疙瘩’。平均亩产五六千斤,除去地租、肥料、人工等费用,每亩纯收入可达两三千元。”陆丰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农技服务“轻骑兵”现场讲解甘薯种植技术。 海洋与渔业杂志周礼雄 摄
据了解,陆丰甘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我国两个甘薯产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本次培训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轻骑兵”来到陆丰市甘薯种植基地,进行现场甘薯相关技术讲解和解答疑惑,把甘薯产业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印在陆丰市沙地甘薯种植基地上。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本次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据介绍,水肥一体化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均匀、定时、定量,使主要作物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还可综合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养分含量、以及作物不同生长期对水肥需求规律等调节水肥配比,实现水分、养分直接供给,减少肥料损耗和水源浪费,为汕尾冬种生产提单产、扩面积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陆丰市通过种植甘薯实现复耕的撂荒地约2万亩,还有1.3万亩复耕难度比较大的撂荒地,正逐步推进合适的土地种植甘薯,而甘薯种植的农田里都能看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身影。
在种植户林孔生的种植基地内,工人正在辛勤劳作,把西瓜地轮作种上芋头。在新耕作的芋头地垄里,每条垄沟内都铺设了管道,灌溉水和肥料混合液从管道小孔处喷灌而出,润育着芋头的生长。
得益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林孔生这样的种植户,他们大力发展西瓜与马铃薯、芋头、洋葱、大葱等各类蔬菜作物轮作,成为当地种植户增收的新路径。
广东甘薯农技“轻骑兵”服务兵团汕尾支队成立。
为贯彻《广东甘薯产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组建了广东甘薯轻骑兵服务兵团,健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服务一线生产。培训班举行了授旗仪式,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罗国武为广东甘薯农技“轻骑兵”服务兵团汕尾支队授旗,鼓励农技“轻骑兵”高举旗帜,强化广东冬种甘薯市场和区位优势,支撑广东甘薯冬种生产。
广东甘薯农技“轻骑兵”服务兵团架构。
凝心聚力促冬种
“轻骑兵”合力保丰收
“农技乡村行 有我轻骑兵”。近年来,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广东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不断加强农技服务能力建设,通过统筹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科研院校专家、乡土专家三支力量,组成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队伍,行走于田间地头,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落到实处。
据统计,自2022年春耕以来,广东农技开展能力提升培训超300期,培训人才超1.8万人次;开播省级“数字+轻骑兵”田头课、塘头课53期,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超1700万;针对各类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开展主题活动服务1150场,指导服务超20万人次。
农技服务“轻骑兵”现场讲解甘薯种植技术。 海洋与渔业杂志周礼雄 摄
广东正在汇聚合力,不断提升农技服务“轻骑兵”的服务能力。
修剪、飞防、土壤检测、选果……志颖农资每月下基地的频率保持在两次以上。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颖谈到,利用专业化的设备,像测土仪器,能够直接到田间地头,帮农户去检测土壤里面一些氮磷钾、酸碱度盐分。还有线虫的检测仪器、植保无人机等。“如果农户遇到问题(难题)时一个电话,我们技术团队第二天就会过来,把脉会诊,提供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潮州市轻骑兵队伍精心组织,发挥科研院所专家“传帮带”作用,培育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与乡土专家服务能力,利用“一主多元”的制度优势,调动基层农技人员和乡土专家积极性,就近服务,快速响应,及时解决。
潮州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刘传滨介绍,4月份完成建立潮州市农技“轻骑兵”人才库,设立市县轻骑兵运营主体、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和轻骑兵工作站等,组建水稻、蔬菜、茶叶、狮头鹅、农机等产业技术服务“轻骑兵”队伍,有效解决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问题,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轻骑兵乡村行为广东农业技术推广磨练了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农技服务精锐之师。
“汇聚合力服务乡村振兴,农技服务‘轻骑兵’大有可为。”罗国武在培训班上指出,下一步,要继续加强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强化理论研究,指导轻骑兵乡村行大实践;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和条件建设,有效优化和整合资源,创建农技推广大体系,构建大平台,强化责任担当,将轻骑兵乡村行走深走实,推动农技推广服务“有效供给”。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主线,谋划重点工作、重大行动和重大活动,推动全省轻骑兵乡村行大发展。
培训班学员参观育苗基地。 海洋与渔业杂志周礼雄 摄
此外,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安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汪敏等行业专家教授和技术骨干还为轻骑兵带来了一线生产技术和轻骑兵新媒体等内容分享。
农友圈线上服务
打造农业领域的“滴滴”
今年6月,一养殖户在“粤农技”小程序提出服务需求,其养殖的牛出现病症,便血胀气,不知如何处理。这是陆丰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轻骑兵”团队在“粤农技”小程序接到第一单养殖户需求订单,汕尾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与陆丰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两级“轻骑兵”服务团队,立即前往养殖现场察看诊断,成功解决了养殖户的难题。
培训班学员观摩会现场。
今年,省农业农村厅依托依托“粤农技”微信小程序,建成并运营农技“轻骑兵”服务平台(农友圈),汇聚全省涉农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各级技术力量资源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农技服务,生产基地、农户在平台发送农技服务需求,平台根据定位自动发送短信并派单给就近、相应产业的轻骑兵专家,专家精准对接开展服务。
自上线以来,“农友圈”受到了农户和“轻骑兵”的广泛认可。目前,广东农技轻骑兵“农友圈”吸引22300余名各类专家上线服务。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曾艾兰在培训班上谈到,大家要充分发挥轻骑兵“农友圈”平台信息上传、记录、汇总、数据分析等功能,实施轻骑兵农技服务日志管理,加强农技服务信息数字化量化管理和精准调度;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轻骑兵运营主体)要确定一名行动联络信息员,做好工作对接落实,形成联动服务,协同推广,并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及时发掘典型案例,做好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服务成效,扩大社会影响力。
据介绍,依托该平台,专家为农户解决需求问题后可获得“积分”,并根据积分和电子服务档案获得激励,能进一步激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活力,提升农技服务效能。据悉,轻骑兵“农友圈”平台平台可以有效链接种植户和专家,有望成为农业领域的滴滴。
【作者】钱普贵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广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节地生态安葬率超63%文明旅游每一步,美丽梅州每一景!国庆前夕,我市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梅州市人民医院临床研究治疗中心揭牌成立,开设梅州首个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喜迎二十大丨“智造”求效率,“智脑”向未来!广东盈华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来连州,看楚越千年,山水连连已排查业务69.27万笔,金额90.36亿元!梅州银保监分局三举措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第132届广交会10月15日开幕!梅州85家企业线上参展买好吃好玩好!国庆期间,梅州商圈人气旺,车市楼市稳→清明将迎出入境客流高峰,深圳湾口岸错峰通关指引请收好彬芳大道老小区住户停车难,市民反映引重视,相关部门回应:将商讨解决方案
- ·中国人的“吃瓜自由”,底气越来越足
- ·梅州疾控提醒:跨省市出行人员来(返)梅后及时开展核酸“三天两检”
- ·以身作则传递好家风!这是第四届“梅州市文明家庭”罗书礼家庭
- ·狠抓发展在行动丨罗乐大桥至S333连接线工程已交工验收
- ·2024年查获“特供酒”71.2万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219个
- ·梅州疾控提醒:跨省市出行人员来(返)梅后及时开展核酸“三天两检”
- ·梅州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开展寄递渠道服务保障安全检查工作
- ·最新!梅州市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调至40万元
- ·国内首条跨境电商低空物流跨城航线落地穗莞
- ·项目路演、主题分享、讨论交流...今日,梅州举办乡村振兴客都沙龙活动
- ·今日重阳 愿天下父母安康!
- ·已淘汰关闭17家矿山!梅州扎实推进非煤矿山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
- ·“国考”放榜,梅州市人民医院连续四年评为A+!
- ·共学共研聚合力!梅州市区域教研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正式启动
- ·进度条开启!瑞梅铁路(广东段)开工建设
- ·广州今年计划批准预售商品房5.4万套,中心5区占比36%
- ·清晨一货车在长深高速着火,消防快速扑灭
- ·火热征稿中!“弘扬侨乡红色传统,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书画篆刻展览活动来啦~
- ·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梅州市水文局打造水文化科普廊道
- ·@毕业生,2025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本金可延期1年偿还
- ·全市林业系统森林防火工作复盘专题会议召开:关口前移打好森林防火主动仗
- ·彬芳大道老小区住户停车难,市民反映引重视,相关部门回应:将商讨解决方案
- ·国庆我在岗!梅州高速服务区志愿服务暖人心!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月背样品、智能光芯片等入选
- ·梅州一人上榜!2022年“广东省十大杰出高素质精勤农民”名单公布
- ·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
- ·梅州市作家协会首个采风创作基地在仓海诗廊揭牌
- ·已排查业务69.27万笔,金额90.36亿元!梅州银保监分局三举措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 ·梅州西站明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末班车延后1个多小时发车
- ·我国科研人员发布可让蛋白质“定向进化”的大模型
- ·以身作则传递好家风!这是第四届“梅州市文明家庭”罗书礼家庭
- ·高速安全出行,这份安全手册请您随身带好!
- ·梅州西站明起实施新列车运行图,末班车延后1个多小时发车
- ·珍惜这个春暖花开的周末!下周寒潮来袭,气温大起大落忙“变脸”
- ·梅州2022全市“最美基层民警”名单揭晓!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