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最高级别的地磁暴红色预警,我们需要担心吗?

时间:2024-06-18 19:18:38 来源:时讯视界

  5月11日上午9时,国发高级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北京时间2024年5月10日23时起发生地磁暴,布最别的暴红最大级别达到超大地磁暴(Kp=9)水平,地磁九游预计未来24小时,色预磁暴过程仍将持续,警们后续仍可能发生大地磁暴。需担心

  面对最高级别的国发高级超大地磁暴,普通人需要担心吗?应如何做好防护?这里准备了一些有用的布最别的暴红知识。

  省流版:

  1.普通人基本感觉不到地磁暴,地磁不会导致身体不适,色预不需要特殊防护。警们

  2.信鸽爱好者不要释放信鸽。需担心极光爱好者可择地择机观看极光。国发高级九游

  3.航天领域要强关注各航天器的布最别的暴红安全。

  详细版:

  地磁暴是地磁地球磁场的剧烈变化现象。根据目前的研究,地磁暴对普通人的健康几乎没有影响,人不会因为地磁暴而感到乏力、困倦、不适,也不用特意准备防晒霜等防护用品。

  但航天器对地磁暴较为敏感。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预警信息提示,受地磁暴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将会出现扰动,短波通信和导航定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普通人而言,有可能感觉卫星导航的误差变大了。如果人们在此期间进行航空飞行,有可能面临通信不畅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

  同时,随着地磁暴加强,地球高层大气会被太阳能量不断加热,导致密度显著增加。

  包括空间站在内的低轨道航天器,如果说本来像在水里畅游,这会儿就会变得像在油里前进。高密度的大气会使其速度衰减、轨道变低,可能引起一系列后果。

  在国外,曾有卫星发射期间遭遇地磁暴导致巨大损失的先例。

  对信鸽爱好者而言,也可能面临损失:信鸽可能会受磁暴影响,找不到回家的路。

  不过地磁暴也有美丽的一面——持续期间,在地球上可能观测到极光。极光爱好者们可以密切留意相关信息,择机择地观测极光。

  去年11月30日、12月1日、2日三天,受地磁暴影响,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均出现极光活动,甚至北京都有清晰的极光目击和观测记录。

  空间科学爱好者版:

  在进一步了解地磁暴之前,先要明白什么叫做地磁。

  地球的地核包括内核和外核两部分,内核温度最高,为固体;外核温度次之,充斥着大量以铁镍为主的流体。这些流体带有磁性,在地球自转和高温作用下进行对流运动,会引起电磁感应,进而产生地球磁场,简称为地磁。

  地磁产生至少有约35亿年历史,它通过地球内部延伸到宇宙中,形成地球磁层,这个磁层可以阻挡太阳风的侵害,保护地球的大气层和自然生态。

  而地磁暴,就是地球磁场发生全球性的剧烈扰动现象。形象点说,地磁暴是地球“感冒了”。

  这种“感冒”有专门的强度等级,研究中常用Dst指数来分级,在实际的预警应用中则采用Kp指数来分级。Kp指数最高是9级,这次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地磁暴红色预警,就是最高的9级。

  生这么大的病,是谁在招惹地球?

  原来,这都是太阳爆发惹的“祸”。与地磁暴有关的太阳爆发活动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耀斑即太阳局部区域发生剧烈爆发,产生强烈闪光的现象。当太阳耀斑爆发时,会在短期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多种高能电磁辐射,如γ射线、X射线等。这些辐射到达地球会影响地球的电离层,对磁场产生干扰,诱发地球的“感冒”;过程中还会产生高能的带电粒子,也会产生辐射干扰。

  而日冕物质抛射,是指太阳表面日冕层向外抛射日冕物质和等离子体的现象。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高速抛离太阳表面。如果这些物质飞向地球,就会以每秒数百千米的速度撞击地球的磁层,导致磁层出现明显的压缩变形,进而引起地球磁场剧烈扰动,产生地磁暴。

  总而言之,在太阳耀斑与日冕物质抛射的共同作用下,太阳如同对着地球打了一个“喷嚏”,剧烈的地磁暴产生了。

  (科学顾问:广东科普讲师团成员、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曹静)

  南方+记者 钟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