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一团副团长潘智勇建议:尽快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
“当下梅州正在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省人设广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大代东汉东汉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表广AG超玩会正当其时。剧传究院剧博”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承研省人大代表、团副团长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一团副团长潘智勇带来了这样一份建议。潘智
广东汉剧,勇建议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快立是项建AG超玩会广东三大剧种(粤剧、潮剧、物馆汉剧)之一,省人设广有“客家人的大代东汉东汉大戏”之称,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表广“广东汉剧已有数百年历史,剧传究院剧博留下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孕育了许多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目前海内外戏迷观众已超过一亿。”潘智勇告诉记者,近年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立足本土,面向海内外,创作出很多与党同声、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的广东汉剧精品力作,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梅州故事。2019年底,在广东汉剧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梅州市召开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大会,发起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五省汉剧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立广东汉剧发展基金会,力促广东汉剧绽放新光华,创新传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文化这个关键。“王伟中省长所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强岭南戏曲等特色品牌,支持梅州、潮州等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对广东汉剧来说,是重大利好。”潘智勇认为,无论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还是做强戏曲特色品牌,都需要一个能够典藏、陈列和研究剧种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等文化教育功能的戏剧博物馆。从横向看省内其他剧种,粤剧博物馆、潮剧艺术博物馆都已建成开放多年。反观广东汉剧,剧种特色、艺术成就、文化底蕴等同样出彩,但是没有相应的博物馆,已无法满足传承、发展的需求。
为此,潘智勇建议,尽快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将其列入省、市重点规划项目。希望广东省、梅州市从文化产业政策、专项资金上给予扶持,并在机构和专业人员设置、财政专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建成广东汉剧博物馆,能更好地抢救、收集、整理广东汉剧历史文化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景式展现汉剧历史、传承汉剧艺术、推动剧种发展,使之成为传播广东汉剧的‘新阵地’,进而推动区域文旅事业发展和地方公共文化建设‘双丰收’。”潘智勇强调。
图文/梅州日报特派广州记者:林德培
编辑:杨乔颖
审核:张英昊
- ·明起气温开始回升!4月广州还将有5次冷空气过程
- ·10月梅州CPI环比上涨0.2%,鲜果鸡蛋带动食品价格上涨
- ·梅州市妇联反家暴系列宣传片正式推出!
- ·梅州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威光变电站在五华华城投产
- ·梅州旧房装修、厨卫等部份刷新所用物品质料置办津贴实施细则宣告
- ·冷空气,“双11”准时到货!
- ·备战“双十一”,您的快递小哥已就绪!
- ·第26届中日青少年书画交流大赛获奖名单出炉,梅州选送13幅作品获奖!
- ·村落子添新绿 党员在行动!梅州市戒毒所机关第一党支部睁开“千村落增绿先锋行”主题党日行动
- ·上午品尝,下午签约!梅州农产品亮相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 ·梅州市首届职工书法大赛作品展开幕!在客商中心展出至11月26日
- ·讲好感人故事 发挥榜样作用!梅州召开“身边好人”工作推进会暨举办“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 ·两部门要求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推动移风易俗
- ·@梅州人 线下也可刷医保个账替亲属缴交城乡居民医保啦!
- ·大埔“电商物流+农村客货同载”模式,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
- ·这两天被冷到没?下周,气温回升!
- ·布局AI与机器人创新载体 广东持续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丨发布会看广东
- ·讲好感人故事 发挥榜样作用!梅州召开“身边好人”工作推进会暨举办“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 ·客侨赤子心 浓浓客家情!印尼万隆客属联谊会考察团来梅交流考察
- ·“首笔破零”!梅州跨境大宗商品采购人民币结算成功落地
- ·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 ·梅州首座GIS智能变电站在梅州经开区建成!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电能保障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志贤:展望梅州的未来,充满信心
- ·冠军是他!2023梅州市工业园区企业职工男子篮球联赛收官
- ·古树挂牌行动深圳首发!百年古树有了认捐“身份证”
- ·备战“双十一”,您的快递小哥已就绪!